时间:2022-09-18 00:00:18 | 浏览:2687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光明日报记者 张 勇
水昭高速路穿越峰峦叠嶂的云南乌蒙山区,在凌子口附近高速路旁的一片荒地上,今年崛起了一座新城,149栋崭新的住宅高楼错落有致,这便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靖安新区,容纳了来自昭通6个贫困县的搬迁群众40549人。他们告别了高山上生存条件恶劣的村寨,于今年3月翻山越岭搬进了靖安新区的新家园。
地处乌蒙山深度贫困地区的昭通,是全国决战脱贫攻坚最后即将攻克的堡垒之一,全市“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达36.24万人。这些远离家乡、住进高楼的群众,他们住得舒心吗,能真正脱贫吗?这是移民搬迁群众忐忑不安的心事,也是今年云南省及昭通市决战脱贫攻坚挂牌督战的焦点。
“到我家坐坐,看看我家的新房,我第一次住进电梯房!”8月12日中午,58岁的李升贵在靖安新区合顺社区大门口热情地邀请记者。5个月前,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升贵一家三口告别了永善县大兴镇核桃村的石砌旧房,带着全部家当坐上政府组织的搬运车辆,风尘仆仆来到靖安新区,免费住进了第11层70平方米的新房,新房里还有政府发的电磁炉、取暖器和桌凳。李升贵反复说:“这里生活方便,女儿上学也很近!”
搬家前,有两块“石头”一直压在李升贵一家心头。一块“石头”是3年前读初二的儿子患脑膜炎去世,难以承受打击的妻子从此全身病痛;另一块“石头”是家里太穷,每年老家地里收获的苞谷、马铃薯只能卖三四千元,全家人只能依靠低保。搬到靖安后,李升贵成了靖安新区附近蔬菜基地的工人。他带记者去看蔬菜基地,一路上笑眯眯地说:“我开始每月工资1400元,后来当了小组长,工资就涨到了2000元,比在老家种地收入高几倍呢!”
李升贵一到蔬菜基地,便穿起蓝色工作背心,麻利地钻进蔬菜大棚里铲土除草。在他身旁,是一排排用线吊起的整齐瓜藤,绿叶间是绿油油的贝贝南瓜、刺青黄瓜……“我在老家种瓜一年只收一茬,这里的瓜能收三五茬!”李升贵连连感叹。
已建成3000个大棚的蔬菜基地,由一家从重庆引进的农业开发公司建设。据公司副总经理陈吉介绍,公司将把在靖安流转的4000亩土地打造成现代科技农业种植示范园区,可安排易地搬迁群众及周边乡镇贫困户1200人就业,人均年收入可达15000元以上;3500多户村民还有每亩900元的土地流转费。公司还与昭通学院等院校合作,每年将为昭通蔬菜产业培养技术人员和职业农民1500人以上。
“靖安新区已建成2.5万平方米扶贫车间,已入驻3家企业,生产家电数据线、手机膜、服装等,可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月工资可达2300元以上;新区还通过提供商铺、创业广场、公益岗位等途径,使搬迁群众能充分就业。”靖安新区服务管理中心产业办主任朱荣明说。
昭通鲁甸县卯家湾安置区是云南跨县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最多的易迁安置区,共搬迁安置来自昭通5个县的3558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2347人于今年3月全部搬迁入住。
“让搬迁群众既要住进新房子,还要鼓起钱袋子。省能源局、市搬迁安置局都在督办卯家湾。”卯家湾安置区临时党工委办公室副主任阙云华说,安置区配套建设2200亩绿色食品加工园、3000亩现代物流园、1万亩蔬菜基地和1万亩苹果基地,建设扶贫车间10万平方米,引进了10户企业入驻,可提供就业岗位6000余个。今年疫情期间,安置区组织输出劳动力8073人就业。目前搬迁群众有劳动力18479人,实现就业17016人,就业率达92%。
令人惊奇的是,记者在卯家湾生产箱包的扶贫车间看到,许多女工都带着孩子来上班,妈妈们埋头工作,孩子们坐在一旁玩耍。女工江小翠一家从鲁甸县水磨镇新棚村搬迁而来,她边缝拉链边说:“我以前到浙江打工,现在为了照顾两个孩子,就来这里上班,月工资近3000元,与浙江相差不大。”
“搬迁来卯家湾,孩子上学方便吗?”记者问。
“方便多了!两个孩子读一年级和三年级,以前在老家上学要走1个小时,现在从卯家湾去县城的学校上学有大巴车接送。”江小翠说。
阙云华解释:“安置区的学生上半年暂时去县城的学校上学,有9辆广东东莞赠送的大巴车接送学生。现正在建设4所幼儿园、一所小学、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和一所高中,今年9月除高中以外的学校就要建成使用,学生们就能在家门口上学了。”
搬迁群众看病方便吗?记者走进靖安新区惠民社区卫生服务站,搬迁移民杨远付正在陪78岁的母亲输液,他全家今年3月从大关县天星镇沿河村搬迁到惠民社区。说起搬迁前后的变化,他笑了:“在老家时去村卫生室要走4.7公里,现在新家离卫生站只有几步路,我不在家时,我妈自己都可以来看病!”
“我们惠民卫生站有3个医生两个护士,设备好,还有化验室,完全能够满足搬迁群众的看病需要。”正在值班的年轻女医生季顺文说。记者看到,靖安新区6个社区就有6个卫生服务站,还有一个新建的卫生院即将投入使用。
今年以来,昭通市根据云南省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和百日总攻的部署,对25个千人以上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选派精兵强将紧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问题重点挂牌督战。目前,昭通市389个集中安置区(点)已全部建成,配套建设44所学校、33个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等项目,确保了36.24万搬迁群众安全有序搬迁入住,满足了安置区学生就近就学需求。
为确保搬迁群众就业有渠道、产业有支撑、收入有保障,昭通市在搬迁安置点规划建设5318个蔬菜大棚、60万平方米扶贫车间和45万平方米配套商业设施,引进企业,可提供岗位约4.98万个,开发公益岗位7800个。“截至目前,全市易地搬迁劳动力13.74万人中,已就业12.28万人。对未就业的,我们还将加强与广东对接联系,尽最大努力组织转移就业,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发展。”昭通市扶贫办公室主任潘华通说。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21日 04版)
1、罗平提起云南的春天,或许很多人都会想去罗平,去欣赏那醉人的油菜花海。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海,秀丽的山峰,再加上层次分明的螺丝田,仿佛整个罗平都在春天的暖意里慢慢醒来。置身花海,面对眼前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几个云南自驾地,看遍春天大好时光。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沾益区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李春摄“十三五”时期,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三农”工作置于重中之重,以人为本抓民生,多措并举抓稳定,有力促进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云南澄江探索生态烟叶发展新格局 今年澄江市克服前期降水偏少等不利因素,种植烤烟5.5万亩,目前正全力抓好中耕管理。云南澄江探索生态烟叶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下行、消费增速回落、产业结构调整、自然灾害频发等外部不利因素影响,澄江市稳步
如何证明你是宁波人? 来看看下面这些宁波人的特质 你中了几个? ↓↓↓ 身份证是3302开头 车牌号是浙B 宁波人的调色盘 宁波人的时间表 宁波人的口头禅 噶么噶 有港姆港 好伐 咋回事体 贼噶 哈色类 交关塞气 非乖类 爹头娘脚 竭力
9月1日,记者从山城区商务局获悉,山城区通过明确保供主体,启动供应渠道;深入经营一线,强化市场监测;线上线下相结合,稳定百姓“菜篮子”;严格防疫措施,确保进得安全等举措,全力做好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确保储备充足、供应稳定、调度有序,全力保障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始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企业、农村、社区收集意见需求,通过办实事解难题,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目前,累计办理民生诉求实事200余件。近年来,在青阳县尤
(图说避暑山庄,晨雾)承德,有着形神兼备的气质。深厚的人文历史、秀美的自然山水、古朴的民风民情,构成了一道集生态风光、宗教文化、历史遗迹、自然资源于一身的靓丽风景,令远方游客无不流连忘返、陶醉其中。(图说承德夜景)(图说承德-山城新姿)巍峨
随着电子产品的发明和生活压力的增加,近视的人群数量也越来越多,近视作为生活中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如果在生活中不注意养护,就会导致眼睛的病变,对眼睛的伤害则是巨大的。所以对于近视的人群来说,多注意养护眼睛是很有必要的事情,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列举几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是如果眼睛因为视力问题戴上了眼镜,无疑就等于把心灵的窗户遮住了,不仅外表不美观,而且会给生活带来一些不方便的地方。保护视力,要注重很多生活的细节,像是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就会让视力受损,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生
作者:游玉霞,本文首发于丁香医生网站(dxy.com)近视的感觉非常不好,想必每一个近视的朋友都有这样的烦恼:说出来,都是泪啊!既然近视那么麻烦,于是很多人就在琢磨着有什么方法可以治愈近视。近视矫正手术?听起来有点可怕。要不试试广告上说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