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8 06:22:30 | 浏览:5945
史实来源:《云南省鲁甸县地名志》,鲁甸县人民政府编,1983年3月,内部出版。标题为整理辑录者自拟。建置以2019年末为准。
文屏镇
位于县境东部、文屏坝子西北缘。昔名崇文镇,以城后山上一文庙(崇文阁)得名;1940年,时任县长据城后之山(文庙山)系城北一屏障而改称文屏镇。
县城全景 郭家龙摄
桃源回族乡
位于县境东部。昔日乡政府驻地村旁有一片桃树林,故称桃园,后演称桃源。
桃源乡伊斯兰风情园 马梦麟摄
茨院回族乡
位于县境东部。以驻地得名。昔日,此地人户皆用茅草盖房,称茨院子,故名。1988年设乡。
茨院乡文化广场 郭家龙摄
江底镇
位于县境南部。以驻地得名。因地处牛栏江峡谷底缘,故名。该地是古今交通要道、咽喉要塞。“五尺道”四次改道均经此地。牛栏江上五座桥反映五个时代的风貌,远近闻名。2006年9月,镇政府由大水井村迁往江底社区潘寨。
江底五桥 郭家龙社
火德红镇
位于县境南部。雍正八年(1730年)得名恩德红,意感朝廷的“洪恩大德”;1925年改称火德洪(按甲子推演,南方属火);1962年改为火德红。
火德红集镇全景 丁世新摄
小寨镇
位于县境中部。以境内小寨自然村得名。明末(1642年前后),彝族沿弓形的小寨河两岸建弯弓十八寨,有一村寨最小,故名小寨。
小寨樱花 刘波摄
龙头山镇
位于县境西南部。以驻地得名。镇驻地位于一形似龙头的山包上,其下清泉长流,如龙口喷水,故名。境内曾为产银盛地,清乾隆时大兴采银业,盛况空前,遗迹尚存。
龙头山集镇全景 柴俊峰摄
乐红镇
位于县境西部。境内有一矿洞名洪发洞,后塌陷,称落洪。1952年赋以快乐火红之意,改为乐红。
乐红集镇全景 丁世新摄
龙树镇
位于县境北部。以驻地得名。该地附近有两棵水子古树,树下清泉长流,称龙树,乾隆年间(1750年前后)此地设街遂名。
龙树坝子 郭家龙摄
新街镇
位于县境北部。以驻地得名。1915年设街场,时任县长命名为福兴场;1950年定名新街。
新街集镇全景 周振兴摄
水磨镇
位于县境中部。以境内水磨村得名。雍正年间(1730年前后),唐姓农户在此引水做动力开设磨坊,遂名。
水磨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 丁世新摄
梭山镇
位于县境西北部。以驻地得名。雍正12年(1734年)建街,名太平朝街。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山梭(塌)街毁,后建今街,以原街毁故,得名梭山。
梭山牛栏江大峡谷 郭家龙摄
来源丨图/微鲁甸综合 文/县方志办 雷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