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1 17:32:41 | 浏览:15416
初夏的贡井,处处涌动着改革的热潮。
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持续推进乡镇“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工作、创新打造“天府商言堂”小微协商平台……在完成镇村两项改革“前半篇”的基础上,贡井区坚持“六个导向”,紧扣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四大任务”,以乘数效应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续写着乡村振兴“春天的故事”。
优化资源配置夯实改革发展后劲
2018年4月,贡井区完成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全区行政村由149个减少到91个,调减率39%;2019年,实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全区由11个乡镇2个街道调整为7个镇3街道;2020年,完成村民小组调整优化和社区建制调整工作,全区村民小组从1296个调整为880个,社区从33个调整为30个。
“前半篇改革是物理反应,主要是乡镇、村组的撤并。后半篇文章则是化学反应,与乡村振兴工作高度重合,是真正的系统工程、复杂工程。”贡井区区委主要负责人说道,怎样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发展质量,让乡村老百姓享受改革红利,贡井区系统谋划、及时部署,正以更加完善的机制,把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后半篇”的改革核心是资源配置。作为推动贡井区转型发展的主战场,自贡航空产业园亟需承载能力和发展空间。为此,贡井区对规划覆盖和辐射带动区域的建制村整体谋划,将涉及的64个村调整为39个。调整后,一方面加速土地要素整合,为园区拓展提供承载空间;另一方面着眼通航体验、观光旅游等产业发展和配套服务区建设,突破村与村之间的区域界限,统一规划布局,为通航产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奠定基础。
镇村建制调整后,镇村公有资产如何盘活用好?以成佳镇为例,该镇积极探索,对被合并村和镇的资产进行清理并登记造册,形成成佳镇闲置资产登记册,明确镇财政所作为分管部门进行管理和分配使用。同时,合理利用闲置资产,将原章佳乡便民服务阵地设立为成佳镇章佳片区便民服务站,将原章佳乡政府办公楼打造为成佳镇综合文化站,将被合并村阵地打造为村级日间照料中心。
建设镇麻柳村,筹资新建并完工500余平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在宽敞明亮、功能完善的党群服务中心内,便民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图书室、留守儿童之家、档案室、议事厅、会议室一字排开,确保了辖区群众办事“一步到位”。
两项改革以来,贡井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增强。自贡航空产业园两年内承载能力提升60%,新入驻企业11户,带动农民转移就业1800余人,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区土地流转率42.9%,建成万亩杂交柑橘示范园,新增农业专合社57个、家庭农场152个;全区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7年的996万元增至1495万元,全面消除空壳村。
提升质量发展 推动乡村振兴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活,则全盘活。
贡井区将规模较小、交通优势不明显的章佳乡并入成佳镇后,极大增强了镇域承载能力。改革后,成佳镇以旭水河果蔬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突出成佳镇大头菜专合社种植基地核心作用,落地建设土地整理及高效节水灌溉、万米晾晒长廊等12个项目,推动大头菜产业不断壮大,2020年大头菜实现产量5万吨、产值8100万元。成佳镇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四川省经济发达镇。
建设镇麻柳村按照“一村一品”战略,引进四川农商云集科技开发公司、自贡良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打造无患子种植及林下养殖示范基地;筹建自贡惠森无患子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自愿入社前提下将200余户村民吸纳到合作社;整合旭水河、洞云寺及原麻柳村、柳树村办公用房等资源,打造以无患子种植及佛教文化相结合的沿河农旅观光旅游项目;大力发展以采摘、垂钓为主的休闲体验中心,带动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
建设镇重滩村完成新重滩村规划,全村规划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生态蔬果产业、绿色蔬菜产业、花卉苗木抚育产业和聚居点等五大区块。其中耗资近亿元打造的“五彩荷园”成为我市网红打卡地,让拥有十年历史的“荷园”重新焕发生机。
五彩荷园景区负责人介绍说,景区总面积约0.75平方公里,拥有以五彩荷园为代表的花卉园林景观,节假日高峰期吸引自贡及周边地市游客上千人。此外,还为数十名当地村民提供了育苗、景区管理以及餐饮等岗位。
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中,贡井区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做强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硬化通村公路265公里,新改建农网线路222公里,提标改造城乡污水处理厂9座,全域实现城乡垃圾收运一体化;提标改造14个村卫生室,保留59个被撤并村的便民服务点、村卫生室和村小,优化(新开)农村客运班线12条;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98元,高